10月28日,聊城市农科院专家来到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开展“农科服务直通车”活动,把农业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,助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活动中,聊城市农科院的工作人员在闫寺大集上将《聊城市冬小麦种植管理技术》以挂历的形式送给老百姓,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科技服务。同时,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对现场播种的群众进行技术指导、答疑解惑,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。
聊城市农科院现代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、高级农艺师张新与田间地头的村民交流,他表示,根据墒情,抢时播种。要立足一个“抢”字,当土壤墒情适宜时,抓紧时间进行整地播种,越早越好。
根据播期,增加播量。要立足一个“增”字,根据播种时间,加大播种量。建议10月15号以后,每晚播一天,增加一斤。例如济麦22这个品种在10月15号播种,亩播量一般掌握在22-25斤,今天是10月28号,如果今天播种,就要增加13斤,也就是亩播种量掌握在35-38斤为宜。但建议任何品种在发芽率达标的情况下,亩最大播量不要超过45斤。
精细整地,秸秆还田。要立足一个“好”字,选择作业质量高的机械进行整地播种。秸秆还田地块一定要做好秸秆粉碎工作,要保证粉碎后的秸秆长度小于5厘米,同时结合施足底肥,每亩增施10-15斤尿素,作为玉米秸秆腐熟时的氮源供应,否则可能会造成小麦苗黄苗弱。
最后就是要做好种子包衣,播前镇压,控制好播种深度。由于今年秋季田间湿度过大,玉米病害较为严重,土壤中病原菌基数较大,所以建议用含有苯醚甲环唑•咯菌腈•噻虫嗪或苯醚甲环唑•吡虫啉等成分的药剂加芸苔素进行包衣或拌种,以防治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。麦田旋耕后直接播种,容易导致小麦播种过深、田间失墒透风冻害严重,建议进行播前镇压。播种深度一定要控制好,不要超过5厘米,最好控制在3-4厘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