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叶焦枯病是梨树生长季节常见的异常生理现象。表现为大量叶片边缘或前端突然出现焦桔,进一步扩大到半个多叶片,常造成大量落叶,影响产量和树势。在我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。
症状和规律
(1)肥害造成的梨叶焦枯病
春季,梨叶旺盛生长,降雨后树苗或幼树的叶尖或前部叶缘,2~3天之内突然大量变黄、焦枯,界限明显,并很快扩展到多半个叶片,造成大量落叶,有时过几天后焦枯范围停止扩展,检查焦枯叶上无明显孤立病斑和病原物。挖开焦枯叶较多一侧枝相对应的根部,可见到大量白色吸收根变褐,干枯死亡,有时可看到在死亡的吸收根周围有大量没腐熟的粪肥,有时可见到尚未完全溶化的化肥。此类焦枯病为肥害所致。由于肥料遇水溶化,土壤溶液浓度增加,造成叶片水分回流和死根。
(2)水分失调造成的梨叶焦枯病
夏季干旱,暴雨过后暴晴,部分品种梨树外围延长枝、徒长枝前端叶片边缘或叶尖骤然变黄、焦枯,界限明显,发展很快,多半或全叶黄褐色、焦枯、变脆,严重时中短果枝前部叶片也变黄,叶上无病原物和孤立性病斑。一般过10多天后症状缓解,长出的新叶不再发生焦枯现象。出现此类焦枯病的原因比较复杂,与叶片水分蒸腾量骤然增大、根系衰弱、缺氧窒息、土壤溶液浓度过大致使水分回流及砧木接穗亲和性差等有关。
(3)水涝型梨叶焦枯病
夏秋季,雨水较多,梨园内地势低洼地块积水时间较久,梨树枝条上部叶片逐渐发黄、焦枯、落叶,树下吸收根腐烂,有酸腐气味,侧根皮孔增大发青。此类焦枯为水涝烂根所致。
当然,除上述成因外,也有因有害生物为害造成的,以及缺素造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