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夏季后,平菇产量大大减少,主要原因是温度高、管理难度大、成功率低、风险大。但经过近几年的总结摸索,笔者认为只要做好以下几方面,成功率会有大幅度提高。
1、品种选择要恰当。平菇类食用菌种类多,有高温、中温和低温、广温等温型,夏季平菇栽培应选择高温型品种,如6月灰、大叶39等高温品种,否则极易因温型不合适造成生产不出菇或畸形菇现象,导致生产失败。
2、防止培养料酸化。夏季气温高各种微生物生长速度快,培养料受雨淋、存放不当等很容易造成培养料的酸化。酸化后的培养料会导致平菇菌丝生长困难,绿霉等杂菌污染率显著上升,造成生产失败。防止培养料酸化需要注意三点:一是培养料要保存得当,避免雨淋虫蛀;二是从拌料至装袋灭菌时间应控制在8小时之内;三是适当加大石灰用量至5%左右;只有在装袋时培养料的酸碱度在8-9之间,才能有效防止培养料酸化。
3、采用熟料栽培。一般都是采用常压灭菌,灭菌时前期一定要大火猛烧,让锅内温度迅速达到100℃,然后在保证料温100℃的情况下,烧16 h再闷10 h,出锅后第2天抢温播种(袋温不过35℃即可播种)。采用熟料栽培灭菌彻底,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,同时发菌期料温比生料、发酵料温度低,菌袋不易受热,提高成功率。
4、严格灭菌和无菌操作。平菇类食用菌的抗杂能力虽然较强,但高温期杂菌生长很快,很多低温期栽培成功的菇农,到了夏季也经常出现大规模污染。避免污染应注意以下几点:一是灭菌锅设计合理,无灭菌死角;二是升温过程要排尽冷气,防止出现假压,使灭菌温度达不到100℃;三是灭菌结束冷却时应自然降温到60℃以下开锅,防止冷空气倒吸进入灭菌后的菌包内造成污染;四是要在经消毒的清洁室内进行接种,接种过程要注意无菌操作。
5、加大接种量。熟料栽培一般接种量为5%,夏季栽培可以加大接种量至10%-15%;同时,接种时可采用3层菌种2层料的接种方式加快发菌速度、缩短发菌期,减少污染坏袋发生。
6、花垛摆袋发菌。即将菌袋按“井”字形堆放,每袋相距10-15cm,堆放3-4层高,垛与垛之间相距10-20cm,这样既解决了发菌期料温高容易烧菌的问题,又能节省场地,待发菌结束后摆菌墙进行出菇管理。
7、合理安排栽培场地、应用降温设施。夏季气温高,如何控制菇房温度在适宜平菇生长发育范围内是个大问题。因此,夏季栽培平菇应尽量选择在能遮阴的位置,如树林间隙、棚顶搭遮阳网等;此外,水帘风机等降温设施对于夏季平菇安全生产至关重要,能有效降低菇房内温度,保证夏季平菇优质高效生产。
8、适时采收。高温期间的平菇采收上市,要把握时机,以获得优质高价。一般应在6~8成熟时采收,不仅品质好、售价高,还可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,避免孢子的形成,且对下一潮菇及早转潮、出菇、快速生长和夺得高产极为有利。
9、病虫害防治。在夏季高温期间,绿霉、链孢霉、黄斑病等病害及菇蚊、菇蝇、螨虫等虫害容易发生,主要危害是污染菌袋、蛀食菌丝、影响商品性等。病虫害一旦发生,难以杀灭,即使大量喷洒药剂,也收效甚微,大多数药剂还会直接影响子实体的正常形成和发育,因此加强生产场地及周边环境的预防工作才是关键。只要在制袋生产前和出菇前将病虫控制在较低水平,就能有效降低病虫危害,保障生产安全。
责任编辑:李岩杰
免责声明: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我们尊重原创,注重分享,若转载文章不合符作者的版权声明,请联系后台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